近年来,人类的生活质量越来越高,饮食方面也变得多种多样,从而提高了各类癌症的发病率,食道癌就是其中较典型的疾病之一。在食道癌的各种治疗方法中,手术一直占据着重要的地位,通过切除局部的肿块,减轻肿瘤的负荷,控制病情发展。不过手术治疗只能切除肉眼可见的肿块,术后体内仍存在一定的微小病灶和癌细胞,有复发转移的可能性,其中有些患者比较关注骨转移,那么食道癌患者术后骨转移概率大吗?
恶性肿瘤骨转移是一个复杂的过程。肿瘤细胞随血液到达骨骼后,通过与成骨细胞、破骨细胞以及骨基质细胞的相互作用,破坏骨组织,释放出骨组织中贮存的多种生长因子,使肿瘤细胞不断增生形成转移灶。而手术治疗的不彻底,为骨转移的出现提供了必备的条件。虽然骨转移前期的症状不明显,但随着转移病灶的不断增长,也会引起剧烈骨痛、病理性骨折等,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治疗效果,甚至会危及患者的生命。因此,患者术后出现骨转移时,需要特别当心,并寻求有效的治疗方式,以减轻患者的痛苦,延长生存期。
食道癌患者术后出现骨转移的几率,与多种因素有关,如病理分期、病理分型、体质状况、心理状况等。虽然术后骨转移的危害较大,但也并非无药可救,患者也不需过于担忧,以免影响治疗的效果。在术后骨转移的治疗方法中,常用的有放化疗和中医治疗,其中放化疗对原发灶、转移灶均有治疗作用,能够短时间内缩小瘤体,控制病情发展,但放化疗也会产生一系列的副作用,导致患者的身体更为虚弱,免疫力下降,增加复发和转移的风险。中医治疗坚持扶正与祛邪并重,一方面以扶正为主,扶正患者的元气,调节患者的机体,激发患者体内的积极因素,减轻患者的痛苦,提高生活质量,另一方面兼顾祛邪,抑制癌细胞的扩散和转移,稳定局部病灶,使机体与肿瘤达到相对和谐的状态,延长患者的生存期。
郑州希福中医肿瘤医院院长袁希福作为百年袁氏中医世家传人,从小就受到中医药文化的熏陶,12岁时就在祖父的指导下开始熟读《药性总论》、《本草备要》、《汤头歌诀》等中医名著,还曾先后到北京中医药大学及中国中医研究院加以深造,并师从多位名家。袁希福凭借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,结合当代免疫理论、细胞分化增殖理论以及基因理论,在先祖“阴阳平衡疗法”的基础上,终于摸索出了一条以“三联平衡理论”为代表的抗癌新思路。
“三联平衡理论”的实质是抓住关键病机“虚、瘀、毒”统筹兼顾,通过采取扶正补虚、化痰散结、攻毒排毒,从而达到调理人体阴阳气血,使脏腑机能平衡,促使人体回转到自然状态的。多年来,在该理论的指导下用药,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和体质特征,对症下药,为一些患者减轻痛苦,提高生活质量,延长生命。
部分参考案例:
案例:徐宏志(化名),男,食道鳞癌,河南周口人
2010年的一天,徐宏志因进食吞咽困难,被确诊为食道鳞癌。2010年8月15日,徐宏志在林州市食管癌医院做了手术切除。手术很顺利,很快医院便通知徐宏志可以出院了,但办理手续时,大夫的一句话,又让徐宏志产生了顾虑。“等过段时间,要继续放疗。”听到这话,徐宏志心中不免有些涟漪,难道做了手术还不算好,病情还会复发?恰巧这时,在整理病床时,他看到了一本肿瘤科普册《关爱生命》,发现上面对肿瘤治疗的理念阐述地相当清楚,术后是巩固治疗的关键时期,由于认同书中的观点,2010年9月初,徐志宏到郑州希福中医肿瘤医院寻求中医治疗。
在中药保驾护航下,徐宏志安稳地做了25次放疗,期间基本上没有出现不良反应。不仅如此,术后体质差经常发烧,现在也不烧了;吃东西也变得顺畅了,每天吃豆沫吃得特别香;身体也有劲儿,精神头相当好。吃了七个疗程,按徐宏志的原话讲“基本把身体补得就和没事人一样,特别好。”但期间因情况较好,徐宏志自行停药了一段时间,2012年5月15日他又因进食不畅,又重到希福医院吃中药。吃了两个疗程后,症状又消退了,去复查肿瘤指标也趋于稳定,没有什么异常。2019年10月21日,时隔七年后,徐宏志再次复诊,病情依旧稳定,CT、B超复查一切正常。
(以上为真实治疗案例,在实际治疗中,由于患者病情、体质不同,治疗效果因人而异,望广大患者与家属谨慎选择,理性就医。)
食道癌患者术后出现骨转移,不必过于担忧,及时采取合理有效的治疗方法,建议患者尽早将中医纳入治疗方案中,以发挥中医治疗在抑杀癌细胞,稳定病情,延长生存期的积极作用。
联系我时,请说是在老客网上看到的,谢谢!